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市县动态

以常态长效之笔 绘就城市文明新画卷
来源:海安市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字体:[ ]

漫步海安街头,江风海韵间扑面而来的是文明的清新气息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静静礼让行人,农贸市场里“一场四方”联动管理井然有序,老旧小区改造后焕发新颜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里活动纷呈……今日的海安,正以“建设城市文明”为引领,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,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自觉。

机制创新

筑牢城市文明根基

海安将文明城市建设的重心从“创”转向“建”,以常态化机制保障文明持续生长。市委、市政府将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布局,建立“指挥部+专项组+责任单位”三级联动体系,市领导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深入一线,不定期开展专题督查,推动问题现场解决。

项目化推进成为海安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。近年来,累计投入近20亿元,完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、10个老集镇整治、16个农贸市场升级,并在90个小区新增充电位超1万个。每一项工程都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真正把“文明清单”转化为百姓的“幸福账单”。同步推行“任务、问题、整改”三张清单闭环管理,推动文明建设从“集中攻坚”迈向“常态长效”。

精细治理

彰显城市文明温度

海安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,让文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、每一个细节。

针对城市治理难点,创新推出“一场四方”联合管理模式,由市场监管、公安、城管、社区组成管理队伍进驻农贸市场,动态整治环境卫生、车辆停放等问题。文明交通成为海安亮丽名片,“礼让行人”成为驾驶员普遍共识,机动车、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,《央视新闻》《法治日报》等主流媒体报道点赞。

乡风文明同步推进。全面落实《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“文明养犬”渐成自觉。全面推进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瘦身计划,从“纸上字”变为“心中约”,推广文明积分制,人情支出同比下降38%,文明乡风蔚然成风。整治土地庙4490座、豪华墓碑98座,“全民吹哨”“不文明随手拍”点燃群众监督热情,向不文明行为说不,推动城市管理从“靠政府”变为“共治理”。

全民参与

汇聚城市文明力量

城市文明的核心是人的文明。海安坚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,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文明建设。

依托“1中心、13所、231站”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,创新实施“六五四”工作法,深化“春风十‘里’实践行”“品味海安 夜飨文明”“文明实践 ‘乡’约秋冬”等品牌活动,唱响文明实践“四季歌”,年均举办活动1.5万余场,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。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,开展文明引导、社区服务、扶弱帮困等文明实践活动,“红马甲”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。

创新建立“市民巡访团”机制,招募热心市民担任“文明啄木鸟”,通过骑行、步行等方式深入街巷查找问题、监督整改,形成“群众发现、平台流转、部门解决”的良性循环。开展“大手拉小手”“文明路段认管”等活动,推动文明从“个体自觉”升华为“集体行动”。

价值引领

铸就城市文明灵魂

海安注重以文化人、以德润城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核。

深入实施“美德耀海安 身边好榜样”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,推出“文明随手拍”互动平台,选树褒扬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,引导带动身边人见贤思齐、向上向善,先后培育中国好人22人、江苏好人42人、全国及省级文明家庭4户,形成了“好人辈出、德耀海安”的生动局面,为建设“上善海安 幸福之城”提供了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。

紧扣青少年成长规律,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,积极构建“三个三”模式,形成全链条、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文明,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。海安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,从“文明高地”向“城市文明”新境界迈进,让文明成为江海之城最深厚的底蕴、最动人的色彩。

以常态长效之笔 绘就城市文明新画卷
来源:海安市 发布时间:2025-09-23 字体:[ ]

漫步海安街头,江风海韵间扑面而来的是文明的清新气息。机动车在斑马线前静静礼让行人,农贸市场里“一场四方”联动管理井然有序,老旧小区改造后焕发新颜,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里活动纷呈……今日的海安,正以“建设城市文明”为引领,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,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自觉。

机制创新

筑牢城市文明根基

海安将文明城市建设的重心从“创”转向“建”,以常态化机制保障文明持续生长。市委、市政府将文明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布局,建立“指挥部+专项组+责任单位”三级联动体系,市领导以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深入一线,不定期开展专题督查,推动问题现场解决。

项目化推进成为海安文明建设的重要方法论。近年来,累计投入近20亿元,完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、10个老集镇整治、16个农贸市场升级,并在90个小区新增充电位超1万个。每一项工程都以民生需求为导向,真正把“文明清单”转化为百姓的“幸福账单”。同步推行“任务、问题、整改”三张清单闭环管理,推动文明建设从“集中攻坚”迈向“常态长效”。

精细治理

彰显城市文明温度

海安以“绣花功夫”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,让文明体现在每一个角落、每一个细节。

针对城市治理难点,创新推出“一场四方”联合管理模式,由市场监管、公安、城管、社区组成管理队伍进驻农贸市场,动态整治环境卫生、车辆停放等问题。文明交通成为海安亮丽名片,“礼让行人”成为驾驶员普遍共识,机动车、非机动车停放整齐有序,《央视新闻》《法治日报》等主流媒体报道点赞。

乡风文明同步推进。全面落实《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“文明养犬”渐成自觉。全面推进村规民约(居民公约)瘦身计划,从“纸上字”变为“心中约”,推广文明积分制,人情支出同比下降38%,文明乡风蔚然成风。整治土地庙4490座、豪华墓碑98座,“全民吹哨”“不文明随手拍”点燃群众监督热情,向不文明行为说不,推动城市管理从“靠政府”变为“共治理”。

全民参与

汇聚城市文明力量

城市文明的核心是人的文明。海安坚持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,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文明建设。

依托“1中心、13所、231站”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体系,创新实施“六五四”工作法,深化“春风十‘里’实践行”“品味海安 夜飨文明”“文明实践 ‘乡’约秋冬”等品牌活动,唱响文明实践“四季歌”,年均举办活动1.5万余场,参与群众超10万人次。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,开展文明引导、社区服务、扶弱帮困等文明实践活动,“红马甲”成为城市最美风景线。

创新建立“市民巡访团”机制,招募热心市民担任“文明啄木鸟”,通过骑行、步行等方式深入街巷查找问题、监督整改,形成“群众发现、平台流转、部门解决”的良性循环。开展“大手拉小手”“文明路段认管”等活动,推动文明从“个体自觉”升华为“集体行动”。

价值引领

铸就城市文明灵魂

海安注重以文化人、以德润城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城市文明的精神内核。

深入实施“美德耀海安 身边好榜样”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,推出“文明随手拍”互动平台,选树褒扬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,引导带动身边人见贤思齐、向上向善,先后培育中国好人22人、江苏好人42人、全国及省级文明家庭4户,形成了“好人辈出、德耀海安”的生动局面,为建设“上善海安 幸福之城”提供了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。

紧扣青少年成长规律,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,积极构建“三个三”模式,形成全链条、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文明,是一座城市的不懈追求。海安正以更加坚实的步伐,从“文明高地”向“城市文明”新境界迈进,让文明成为江海之城最深厚的底蕴、最动人的色彩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