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小勇代表:
您提出的如何通过旧城改造激活南通市房地产市场的建议收悉。经认真研究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已开展工作
近年来,我市将旧城改造列为城市更新重点工作,指导各县(市、区)在老旧小区改造、破旧片区改造、城中村改造等领域积极稳步推进。
(一)老旧小区改造。近年来,我市共完成281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,涉及居民约14.8万户,建筑面积超1300万平方米,原本许多设施老化、外观不佳的老旧小区实现了“旧”地蝶变。仅去年,我市就对47个老旧小区开展更新改造,将管网改造、停车位设置、屋面防水、环境美化等纳入改造范围,同时为小区内多层住宅加装100台电梯,显著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。
(二)破旧片区改造。借鉴外地经验,我市正探索对使用年限长、房屋质量差、安全隐患多、通过改造难以有效改善的住宅,予以拆除重建,并结合周边僵尸企业处置、闲置土地盘活利用、公共服务综合配套完善等实施片区改造。目前,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主城区破旧片区改造项目库,首批入库7个地块,其中任港路新村作为首批重点推进项目,已完成片区拆除重建和整体交付,1400余户居民实现“以旧换新”。
(三)城中村改造。根据上级政策文件要求,我市正通过拆除新建方式,对普遍存在各类安全隐患、配套设施落后、环境脏乱差、社会治理难的城中村实施整体改造。2024年,我市成功纳入国家城中村改造支持政策范围,已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6个,改造居民3263户,通过收购存量房方式筹集安置房5281套,完成投资约122.7亿元。
二、当前工作进展
在首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的基础上,今年6月,我市正式启动新一轮城市更新三年行动,市政府印发《南通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,将实施住区品质提升行动作为九大行动之一,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更新工作,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。
(一)老旧小区改造。未来三年,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,我们将更加注重社区(小区)软性服务能力建设,全市计划完成2000年底前可实施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,建成100个完整社区,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400台,全面提升社区(小区)智能化、适老化、适幼化水平。其中,今年全市正着力推动33个老旧小区更新改造,并结合南川园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经验,深入开展31个完整社区建设,重点聚焦“一老一小”,健全社区综合服务体系,推动“硬设施+软环境”一体化改造提升。
(二)城中村改造。在上级棚户区改造政策期结束后,我们将紧盯城中村改造最新政策动向,将破旧片区改造与城中村改造工作有效结合,未来三年,全市计划实施2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推动改善城中村居民住房条件。其中,今年我市正统筹实施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计划采用收购存量商品房形式进行安置,激活南通市房地产市场。
三、下步工作安排
关于您提出的相关工作建议,我局正认真研究、系统谋划,考虑到拆除重建涉及投资量大,当前需结合城市财政实力、群众需求程度、小区实际老化程度等因素,综合考虑改造方式,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:
(一)推广筹集存量房形式安置居民。事实证明,通过“房票”或集中购买存量住房作为安置房,可以有效去化商品房库存,盘活存量资源,稳定房地产市场。结合当前房地产发展新形势,我市已计划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,停建或少建安置住房,推广房票等筹集存量房形式进行安置,既妥善做好城中村居民安置工作,又为消化市场剩余存量房作出贡献。
(二)探索货币安置与定向租赁结合方式。经调研讨论,目前货币安置难以满足居民长期住房需求,定向租赁方式导致政府难以在短时间内整合足量优质房源,同时补偿标准、申请流程等问题容易引发群众矛盾,具体实施难度较大。下一步,我市将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,结合实际探索货币安置与定向租赁结合方式的实施路径。
(三)坚持改造治理“共谋、共建、共管”。推动旧城改造治理长效化是实施改造的最终目标。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群众意见征集渠道,重点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老旧小区规划不合理、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开展集中改造,根治违法建筑顽疾,完善建筑外立面、停车秩序、绿化环境、公共服务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旧城居民生活品质。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、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实施改造,成熟一个推进一个,实施一项做成一项,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最后,再次感谢您对旧城改造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,感谢您对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关心与支持!
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2025年8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