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今年是南通市民发起寻找“莫文隋”行动30周年,9月20日是第23个全国“公民道德宣传日”。“莫文隋”原型汤淳渊塑像揭幕、10所在通高校学子代表接过“莫文隋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旗帜,市领导看望慰问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代表,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……当天,我市举行一系列活动,既是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的深情礼赞,更是续写精神文明“南通现象”时代新篇的崭新出发。
谁是“莫文隋”?30年前,一笔署名“莫文隋”、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汇款,引发了全城寻找好心人的热潮。“莫文隋”,莫问我是谁,署名里藏着答案:“莫文隋”不是孤立个体,而是无数凡人微光汇聚的崇德群像,如点点烛光,照亮了整座南通城。
谁是“莫文隋”?当年的全城寻找,在每个人心中树起了一个道德标杆,凝聚起无私奉献、助人为乐的共同价值观。《莫问我是谁》的歌声传遍街巷,唤起了全民学“莫文隋”、做“莫文隋”的热潮——公交车上让座、搀扶盲人过马路、照顾孤寡老人、施救落水者……善举不分大小,只要有爱心,便是“莫文隋”的模样。
树立一面旗,带动一群人。南通褒奖“凡人善举”、礼遇先进典型,引导公众关注身边美好,促进道德建设,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。“莫文隋”,从“一个人的选择”,升华为“一座城的共识”。进入新时代,南通“凡人善举”遍地开花,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不断涌现,不仅成就了全国文明城市“六连冠”“满堂红”,更让精神文明“南通现象”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。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,要“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”。城市现代化,不仅是高楼林立、产业兴旺的外在模样,更该是精神充盈、道德敦厚的内在气质,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共生。今天,越来越多的南通人正接过“莫文隋”接力棒,把榜样力量化作实践行动,让这一承载城市温度与道德光芒的精神符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。
如今再问谁是“莫文隋”,我们已不再执着于寻找某个具体的人。作为南通的文化符号、精神标识、文明现象,“莫文隋”早已融入城市血液,成为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,更助力构建起新时代的精神高地。当有人再问起时,我们只需相视一笑,因为“莫文隋”,就是你,也是我。